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富联资讯 > 行业新闻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经验探析(上)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3-08-06 14:03:27

2021年7月19日,商务部部长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此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重庆、成都、武汉、宁波等20多座城市提出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中逾10座城市发布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者实施意见。如今初步的角逐结果已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等5座城市将率先开展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意味着要增强城市的消费功能,也意味着城市从生产形态向消费形态转变,城市不仅仅是生产场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般认为,城市集中了各项生产要素,城市的形态更利于生产,而非消费。但在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城市社会学家特里·克拉克( TerryClark)对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城市的增长不再主要依靠工业,而是娱乐消费。


哈佛大学城市经济学家爱华德·格莱泽( Edward Glaeser)对美国各大城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城市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


如今我们熟知的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多是从工业城市转变为消费城市的,且这些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也很强。


本报告聚焦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建设经验,分为上下两篇。


本文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经验探析》上篇通过梳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5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探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要素和路径,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经验探析》下篇将选取最接近中国城市现状的东京作为案例,详细分析其二战后东京都的城市发展政策、功能变迁以及其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项要素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中国国际消费中心政策文件,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纽约的发展起源于一条运河。


1825年伊利运河竣工,大大降低了美国中西部与纽约之间的运输成本。到19世纪40年代纽约港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中心。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兴起并发展,纽约也成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产业结构发生转变,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一产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商品的繁荣,纽约也成为美国国内的金融中心。


一战前后,上百万移民涌入纽约,为纽约发展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二战期间,美国本土远离战火,相反伦敦等欧洲城市因为战争损失惨重,此消彼长之下,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之一,国际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纽约也由此成为“世界之都”。


同时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持续涌入的移民和资本也推动了美国商品市场和消费市场发展。1956年全球第一家购物中心在美国诞生。虽然购物中心的设计者格伦本意的是反对消费主义,但是购物中心却推动了消费,此后购物中心这一形态开始在美国各城市出现。


而在二战之后,纽约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调整,制造业急剧衰落并向郊区延伸,金融业和服务业加速发展并向市中心靠拢。同时纽约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加强,以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大都市圈形成。


此外,纽约还出台“袖珍工业园区”等计划,强化纽约的“总部经济”。20世纪80年代,世界500强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将总部设立的纽约,纽约的世界“总部中心”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与此同时,纽约城市功能已经变为以居中、商业和娱乐为主,并逐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


总的来看,纽约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经历了“港口—国内贸易中心+国内金融中心—制造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入的移民,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资本,技术的变革和“总部中心”等因素极大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及其消费市场的发展。



伦敦是近代最早的世界之都,早在1700年,伦敦便是欧洲最大的城市。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同时也是世界霸主,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不仅是英国的工业和经济中心,也对世界具有影响。不过囿于经济规模和交通等条件,伦敦还未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都市。


而在19世纪,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铁路等交通路网的发展,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贸易使得英镑成为世界通用货币,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英格兰地区大城市也开始发展,伦敦大都市圈初具雏形。且这一时期,伦敦便已经出现了购物廊,1819年,伦敦柏林顿拱廊街开业,而购物廊这一形态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在欧洲大量出现,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现代购物中心的先驱。


到了一战和二战时期,伦敦由于战争受损严重,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等国家综合实力大幅上升,英国国际地位下降,同时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以欧共体为代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英国的进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根据1958年的英格兰银行协议,英国银行可以吸收美元存款并发放,从而使得欧洲市场的借贷大多经由位于伦敦的美国银行分行完成的,加强和巩固了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1992年欧元区的建立,而伦敦成为欧元的金融交易中心。与此同时,伦敦成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零售品牌的聚集地,确立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


伦敦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国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历程。


伦敦作为近代最早的世界之都,其最初的发展依托于技术革命和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在二战后,伦敦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伦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和充足的生产要素。



东京是在政府规划下形成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东京的现代化历程起源于明治时期,1868年日本天皇迁居东京,1869年,东京成为日本首都。


明治维新时期,东京出现了一些现代化工业和技术,例如东京和横滨之间建立了日本首条电信线路,东京由此开始了现代化转型,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经济和工业中心。


二战期间,东京大轰炸导致东京受到重创。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占领日本,三菱、大型军工企业被要求解散。


但是随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供应朝鲜半岛的军需,开始扶持日本军工企业。美苏冷战格局形成后,日本也成为美国对抗中苏的前沿阵地,美国也加大了对的日本产业扶持。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东京的城市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转变。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首都圈整备法》,提出建设东京都市圈,并先后出台5次《首都圈基本计划》,提出东京都市圈建设具体措施。


在50年代-70年代的这一时期,首先东京中心城区建立了城市副中心,包括池袋、新宿等;其次在东京附近建设了新城,例如筑波;最后交通设施建设高速发展,东京都圈内的高速公路初具雏形。而在消费领域,日本本土品牌大量涌现,例如全家、大创、宜得利等。


20世纪80年代,日元成为第三种国际储备货币,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建成,东京成为第继伦敦和纽约后的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与此同时,为了抑制东京的“一级集中”问题,日本政府致力于建设“业务核都市”,分散部分东京的城市功能,并强化东京的金融和商务服务功能,东京的消费和商业功能加强


这一时期日本的人均GDP高速增长并一度超越美国,强大的消费能力也吸引了大量国际品牌进驻东京,免税业态逐步发展成熟,同时新宿等新的商业中心建成,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等日本本土零售和消费品牌继续涌现,东京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东京城市的发展历程带有明显政策导向,尤其是二战后东京城市结构变迁和东京都市圈建设,完全是在政府的规划下形成的。总体来看,东京城市发展经历了“国内经济中心—重创—经济恢复—东京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历程。



近代香港的发展一直与中国内地紧密相关。


20世纪30年代,中国金融和经济中心还在上海,香港虽然有证券交易所,但是规模远小于上海。然而1937年上海被日军占领后,大批资本家(主要是银行家和商人)前往香港,而中国内地持久的战争状态也使得更多内地民众前往香港,为香港带来了大量的技术、资本和人力。


与此同时,香港作为进入中国南部腹地的入口,其转口贸易也在20世纪获得快速发展,香港也成为了贸易转口港。


但是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美国对中国内地实行封锁政策,香港的贸易转运业务衰落,在此背景下香港大力发展此前承接的上海产业——纺织业。1953年美国允许港制品进口,继而推动香港制造业快速发展,香港成为出口加工制造中心和贸易航运中心


20世纪70年代,香港赶上了放松金融管制的全球化浪潮,先后解除了外汇管制和开放黄金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香港成为资本进出自由的“自由港”。此外,香港政府还出台了“居者有其屋计划”等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发展,金融+房地产成为香港发展的助推力,香港也从制造业中心向金融中心转型。


改革开放后,香港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入口,香港的金融和商业化气息增强,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人均GDP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强大的消费能力也推动了香港本地的消费市场。


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也前往香港消费,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的消费者增长较快,香港消费市场愈加繁荣,并逐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如今香港也成为世界上商场最密集的地方。


纵观香港的发展历程,其崛起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内地的市场和支持。香港的城市发展经历了“贸易转运港口—制造业城市—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等阶段。



新加坡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李光耀。


1824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作为英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站,新加坡作为转运港口逐渐成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大大缩短了欧亚之间的路程,马六甲海峡也成为成为欧洲和东亚连接的咽喉,而扼守这一咽喉的新加坡成为连接欧洲和东亚的关键港口。


1959年,此时的新加坡还是属于马来西亚联合邦的一个自治邦,李光耀担任新加坡自治邦总理,直到1990年才辞去总理职务。1964年新加坡被驱逐出马来西亚,次年新加坡宣布独立。由于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关系恶化,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受挫。


在此背景下,李光耀确立了出口导向型工业的发展路径,积极引入跨国公司。同时在宣布新加坡独立的当天便取消了所有的进口关税,不设立外汇管制和产业保护,这一举措比香港还要早近10年,新加坡港也成为了当时的“自由港”。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形成了跨国公司为主的企业结构,并且由于其宽松的金融管制,新加坡也成为亚洲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到了90年代,新加坡的外汇市场规模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


而在中心城区,以“金靴地区”为代表的CBD地区、以乌节路为代表的旅游商业中心逐渐形成,新加坡的商务和消费功能进一步增强


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开始构建多级的城市中心体系,包括1个城市中心区、4个区域中心、7个次级区域中心等。


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调整,中心区成为商务和商业功能的集聚地,并逐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总的来看,新加坡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经历了“贸易转运港口—出口加工贸易港口—国区域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政府的产业政策和中心城区的功能变迁密切相关。



横向对比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五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发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许多共同点,包括:


1、皆为港口城市,城市发展依托于港口贸易。皆为国际航运和航空中心,交通便利。

2、曾经皆为制造业中心,如今皆为重要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以及国际旅游消费城市。

3、先成为本国/区域的中心城市,再逐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4、城市功能变迁与城市的主导产业变迁密切相关,中心城区以商业区和商务区为主,主导产业为金融服务业和零售业

5、城市的辐射腹地和市场空间大,包括该城市的母国和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且周边缺少同等竞争力的大城市。

6、外资企业较多,有许多世界五百强公司的集团总部或者大洲总部。

7、人均GDP皆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且在20世纪90年代,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素

注:●代表满足该要素,〇代表不满足该要素由于5座城市拥有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社会背景不同,故而其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别。


纽约和伦敦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未明确的政策引导,走的是一条“自然生长”的道路。


一是因为伦敦和纽约的发展可以依托于其所在国家的国际地位,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霸主;


二是两座城市发展起步较早,当时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纽约和伦敦作为当时的世界大都市少有竞争对手。


纽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大量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皆将总部设在纽约,纽约事实上成为国际金融和经济中心,从而推动了纽约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伦敦则早在19世纪便成为了世界之都,虽然二战后有所衰弱,但随着英国经济恢复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伦敦也逐渐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相比较“自然生长”的纽约和伦敦,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则更具有政策导向。香港和新加坡作为港口城市,皆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由于缺少工业基础和本土消费市场,香港和新加坡皆从转口贸易起家,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再成为金融中心,最后依托金融、免税和交通等优势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香港和新加坡的发展也离不开其周边市场,例如香港的发展就离不开中国内地市场,而新加坡的发展则大部分依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


东京在工业基础和本土消费市场方面与纽约和伦敦类似,但是由于相比较纽约和伦敦起步较晚,东京的发展历程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历程与其首都圈建设密切相关,在下一章我们将做详细分析。


通过5座城市的分析,我们认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以下2条路径:


一是对于拥有广阔本土消费市场和较强工业基础的城市而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有一个制度完善的自由竞争市场,其城市内部的消费品类“多且全”。


二是对于缺少本土消费市场和工业基础的小型国家和地区而言,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打造免税城市,辐射周边市场。


当然,5座城市的发展皆离不开广阔的辐射腹地,这也意味着消费中心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隔离”,即地理空间距离较近或辐射腹地高度重合的地区,难以出现两座及以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图片来源:自制


总体来看,相比较“自然生长”的伦敦和纽约,以及缺乏本土消费市场和工业基础的港口城市香港和新加坡,东京城市要素及发展历程更接近当下我国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包括明显的政策导向,移民少,工业基础较强,本土消费市场广阔,城市群建设带来广阔的辐射腹地等。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经验探析》下篇将详细分析东京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其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各项要素发展情况和路径,并为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7 富联娱乐-富联注册-富联官方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