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本文由有瞰学社出品,作者陶程、黄有璨,第 2 部分观点由黄有璨提供。
有瞰学社是一个关注 20-35 岁年轻人的终身职业成长社群,致力于帮助他们更好实现个人增值。这里定期输出深度商业/职场观察+评论。如需转载,请联系有瞰学社,并注明出处。
日本年轻人已经佛系了三十年。
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2015 年,日本 15-29 岁的年轻人里面有 10.1% 不上学、不工作,处在「家里蹲」的状态。
根据这个数据推算,2015 年日本家里蹲的啃老族有 170 万人,其中 2/3 都没有积极求职。更有 32 万年轻人完全将自己关在家里,拒绝与外界交流。
整个日本社会,年轻人逐渐开始远离理想和抱负,满足于工作中唾手可得的幸福。
职业选择上,他们更想做面点师、美发师,而不是科学家、生物学家或参与创业。他们不关心社会时政,甚至不知道现任首相是谁。
在公司上班很没意思,工资长年不涨。就算涨,也只涨那么一点点,还要被政府收走一大笔税。由于日本企业实行「年功序列制」,利好于工作年限更长的员工,年轻人的收入远低于资深员工,职场信心极度受挫。
消费欲望更是低迷,即便贷款利率极低,也不打算买房;衣服都热衷于在百元店买,优衣库、无印良品这些中低端品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吃饭就直接去便利店解决。
由此,日本「宅文化」开始盛行,年轻人喜欢窝在家里打游戏,很多人选择不恋不婚不生子。
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之说,由此开始诞生。
年轻人的“低欲望”,长期以来,让日本在社会和经济层面进入了一个负循环。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范畴内,“人口”是最重要的基本经济要素之一。在日本,当战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龄化,而年轻人又普遍进入“低欲望”和“御宅”状态,随之带来的显著问题是生育率大幅下降。在日本,1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从 1947 年的 35% 降到了 2015 年的 12% 。
在一个国家里,如果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长期下降,并且年轻人还大量处于“低欲望”状态,缺乏奋斗向上的动力,则很容易直接导致经济的长期低迷。
对日本,情况正是如此。
数据可以确切的说明这一点,1975-1990 年,日本实际 GDP 年均增长率为 4.5% ,1992-2012 年,日本每年实际 GDP 增长率大都在 2% 以下,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0.8%。
今天的中国,也似乎让人开始嗅到了一些类似的味道。
在中国 18-30 岁间的年轻人们身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与日本颇为相似的地方。
我们经常会在微博、知乎热榜上刷到类似“丧”、“躺平”、“佛系”、“宅”的热搜词汇。知乎还形成了专门的「躺平学」,甚至有人总结出了一套躺平学的理论。
在百度贴吧上,有 75 万人关注了「家里蹲吧」,帖子以千万计。
在贴吧里,有人分享自己连续两年没有工作、一个月花销两百块,这种彻底的“躺平”经历让他火爆破圈。
面对年轻人的躺平现象,学者们也开始发表自己的评论。比如通过《十三邀》圈粉无数的人类学家项飙曾在访谈中聊到: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最大的共鸣就是“丧”,现在的条件变好了,自由度变高了,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结果却陷入了一种普遍的沮丧,好像一切没有意义,也看不到生活的变化。
在一向都是承载着“奋斗”和“梦想”的互联网行业,这种现象也开始变得越发显著,年轻从业者和前几年的状态大不相同。
一位前辈说,他在 2013 年回国时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那波浪潮,大家每天都是晚上十一二点下班,压根没有加班的概念,只是觉得那么多活、还能学东西,多有意思。
而当下,很多互联网年轻从业者通过激烈竞争进入大厂,却发现情况远不像前几年那么乐观,逐渐被职场 PUA、“996”耗去了热情。
他们伴随着 Facebook、苹果的神话而长大,自小就已经是互联网原住民,在亲历了美团饿了么、滴滴快的这样的补贴大战后,心怀憧憬的进入了互联网,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跟自己所想的大不一样——红利消失殆尽、公司内卷严重,这才是他们面对的真相。
我自己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在 2014 年前后,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去一线互联网大厂,看不上稳定的国企。但现在和学弟学妹聊,他们很多人把国企、公务员放到了第一职业选择。
当下,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开始放缓,大学扩招带来了“学历”廉价,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很多年轻人单凭个人奋斗,没有家里的支持,很难买房。
身处如此环境下,又看到周围亲友承受过重的房贷,生活沉重,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压力和内卷,开始佛系处世。
与这种现象对应的是,中国的生育率也开始像日本一样逐年下降。2020 年中国大陆新出生人口为 1200 万,相比 2019 年的 1465 万人减少了 265 万人,降幅约 18 %,相比刚放开二胎政策的 2016 年下降了 33%。
上面的这些现象似乎都像极了日本。由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浮出水面——
日本年轻一代的现在,会是中国年轻人的未来吗?
再换个说法的话,中国的未来,会不会也像日本一样,逐步进入一个老龄化严重,但年轻一代低欲望,整个社会经济逐步失去活力的状态?
固然,在中日两国年轻人身上出现了许多相似的状态和现象。但想要试图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我们想要从如下 4 方面试着去回答下这个问题。
首先,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这个时代下的中国年轻人们,为什么开始看不到“希望”,逐渐失去向上的动力?
我们能看到如下 3 方面原因——
当一个人既不存在巨大生存压力,又感到通过奋斗获得巨大回报的概率很小,同时还面临着某种程度上的“意义危机”,ta 有什么理由还要去奋斗?
但是,也需要看到,上面所述的几个原因,放在如今的中国,也许并非完全“不可逆”。
我们需要看到,相比日本,中国一定拥有更多宏观调控空间可以解决或至少是显著缓解以上问题,我们也要看到,政府已经开始在教育、社会内卷、普惠等层面加大调控力度。这一点我们会在下面继续展开。
其次,理性来看,年轻人们在中国还能看得到“希望”吗,或者说年轻人们通过努力获得回报和阶层跃迁的机会还会存在吗?
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年轻人依然会有足够的机会和选项。原因有二。
第一,中国的宏观经济拥有当下全世界最好的基本面,即便增速放缓,在理性微观上也仍然存在足够多的机会。
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用户消费需求分布是非常多元和丰富的,这使得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存在极大空间,这与欧美、日本等地方的社会经济结构有显著不同——在欧美和日本,社会结构和用户需求分布都相对单一,这导致市场上很难承载更加多元丰富的需求。
一个例子是:无论日本还是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都是亚马逊电商。并且,再往后要试着数出来知名的电商平台公司,其实寥寥无几。
而在中国,我们有淘宝、京东、拼多多,我们有抖音带货和美团生活消费,时不时的还会冒出来类似云集、蘑菇街这样小一些的平台。再往下,在任意一类人群(例如母婴、二次元、潮牌)或任意一个垂直品类里(如鞋、珠宝、体育装备)都能够诞生出 10 亿美金级的公司。
这背后,是中国拥有更广阔的土地和更广大的消费人群,用户和社会层次分布也足够丰富。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之间的人口结构、文化消费习惯的差异非常巨大。同时,每个地域、每一类人群的消费需求、人均基数也都足够大,这让我们身处一个巨大而又需求足够丰富多元的价值网络里,在这样的价值网络后,你在任意一个重要节点上创造了价值,都将有机会获得巨大回报。
现实的说,或许我们面临的机会相比 10 年前的确在变少,但我们仍然身处全球最好的经济环境中。
第二,我们也需要看到,当下国内年轻人面临的“内卷”并不存在于所有地方,而是更集中存在于一线城市。如上文所提到的,相比日本,中国整体经济政策上的调控空间还很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土地、能源、人口、技术创新乃是经济增长的几大要素,在日本,土地、能源资源本来就很稀缺,这是不可逆的,一旦技术创新乏力而人口增长又陷入停滞,在经济上的可调控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小。
而中国地大物博,14 亿人口带来的“人口红利”也得天独厚,一定程度上,在此前几十年里中国把大量资源集中于一线城市,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客观需要。而从现在往后,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把经济发展重心逐步分地域转移到很多二三线城市中去,从而带来更多新的机会。
再换一个角度说,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们,即便自己真的厌倦了一线城市的压力和内卷,在一线奋斗过几年后再带着一些先进的认知和经验回到二三线城市,面向一类小众人群做点事情稳定赚点钱,并不算是特别难以逾越的事。
再次,我们也需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发展和年轻人的“低欲望”表现之间,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由于中国和日本有诸多不同的社会基本元素,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也是不同的。
如上所言,在日本,由于能源、土地等资源都非常稀缺,且不可改变,这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年轻人的消费欲望、消费活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整个国家经济的整体走势。换句话说,因为年轻人的低欲望,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失去活力和动力,这件事在日本可能是成立的。
但中国则不一样,至少在当下的中国,驱动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动能是更加多元的,而很难简单的就被年轻人们的“低欲望”所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更可能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动能决定了年轻人们的状态,而不是相反。
就像我们提到的,放眼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都还有增长空间,并且拥有全球经济大环境下的最好基本面。因此,即便年轻人的状态短暂的会被某些局部地区的内卷所影响,但长期来看,在这种大趋势里, 年轻人们的状态有可能会因为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而被带动。
最后,我们也要回到微观部分来观察下:中国年轻人的“躺平”,到底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据主观观察和判断,我们认为和日本御宅族的普遍现象不同,中国年轻人的“躺平”还只是一种存在于网络环境里的舆论风向,并非绝对现实。
一个直观的例证是,过去两个多月,有瞰学社在全国走了 7 个城市,在每个城市我们都见到了至少 100 多个年轻人,这些人普遍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渴望快速成长、渴望获得物质上的回报,而并非如我们所担心的一样选择了“躺平”。
因此,年轻人的“普遍躺平”,也许目前还只是存在于网络世界中的某种局部现象——年轻人们都习惯了在网络环境里宣泄情绪,而“内卷、躺平”等话题又具备别样的情绪渲染力,这导致“躺平”相关的话题都很容易获得巨大的点赞转发和围观。
然而,回到现实中,那些已经通过点赞转发完成了情绪宣泄的人,很多都未必真的会选择“躺平”。
未来,在年轻人群体中也许可能会形成某种二元对立式的状态——也许有些人真的义无反顾要选择“躺平”,而另一类人则仍然选择带着欲望奋斗努力赚钱向上,这无关对错,只是某种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回到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整个年轻人群体也并非普遍呈现出一潭死水的状态,在这点上,中国跟日本也有所不同。
据此,我们认为,如果把“御宅”、“低欲望”看作是日本年轻人的现在,那至少在未来 5-10 年里,这很难会成为中国的年轻人群体中的一个普遍性“未来”。
最后,回到当下,也回到如你我的每一个普通个体身上——如若你还有一些向上奋斗的念想,但你周围却充斥着各种悲观的声音,也真的陆续有人选择躺平,以相对“消极”的方式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这时候的你该如何自处?
一点比较实操具象的建议是——不妨学习应用一点斯多葛主义,这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安宁。
这里只介绍一下斯多葛主义的三分法。
你可以把生活和工作中的元素分成三个范畴:能完全控制的、一点也不能控制的,以及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
第二个范畴——一点也不能控制的,要放在一边作为不值得担心的事物,完全不去想它,这样能省去大量不必要的焦虑。
就比如笔者之前从事社交社区领域,总是抱怨行业发展进入了红海厮杀模式,但其实行业的发展我是无法控制的,抱怨只会徒增烦恼。
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完全能控制的事物和能够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
完全能控制的事物,比如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些是要花大量时间思考清楚的。
而自己能够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要学会为自己设定内在而非外在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挫败和失望。
我再举个我们自己的例子。
之前笔者在一家在线教育公司负责流量和转化,老板每个季度会给我定公司营收的增长指标,我有一次因为没有完成而自我否定,一度情绪消极,这种情绪也逐渐蔓延到了整个团队。
后来我反思,这个最终的结果我只有部分的控制权。如果我不想陷入到失败的情绪中,最好不要把老板定的指标当成目标,二是把「尽己所能实现这个指标」当成目标。
重点在于「尽己所能」,这是内在的东西,我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为了尽全力,我会去拆解老板的指标,想到各种实现手段,及手段的关键节点,持续做执行和迭代。
当然,最后我还是没有达成老板定的指标,即便只差一点点。但我与自己和解了。我尽了全力,就已经实现了自己内化的目标。
当我实现了内在的目标,无论对方是什么反应,安宁都不会被打乱,免于挫败和失望。
所以说,我们要避免灰心,尽己所能去带来改变。即便我们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我们也可以泰然处之——
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